(资料图片)
原标题:房山启动灾后重建 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
三年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
北京市房山区灾后重建项目开工誓师大会近日在房山区十渡镇三渡桥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房山区灾后重建实施方案由房山区发改委牵头制订,按照市级工作部署,明确了“1+5+25”的编制体系。“1”为全区总体实施方案,“5”为各专项规划实施方案,“25”为各乡镇街行动计划。
7月29日至8月2日,房山区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导致全域受灾,受灾群众90.53万人。目前,全区共设置临时集中安置点17个,安置人数983人;已完成18800户78852间房屋鉴定,对符合安全规定的,在做好消杀的前提下,有序组织群众返家。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房山区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为“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近期,利用一年时间,基本完成影响防洪的水毁水利工程修复、损毁房屋修缮加固和农村居民自建住房原址重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让群众基本生活无忧。中期,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灾区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实施平急两用设施建设,扎实做好固本强基,使受灾地区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远期,立足长远,着力韧性提升、产业升级、福祉提高,优化全区功能布局,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房山区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将围绕居民住房、水利设施、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产业发展等领域,着力推动恢复重建项目落地建设。
其中,居民住房方面,对居民住宅采取维修加固、原址重建、异地新建、集中安置等方式,统筹兼顾恢复重建与发展提升,因地制宜全面完成受灾居民住房加固及重建;水利设施方面,实施“上蓄、中疏、下排(适当滞)、外挡”的防洪总体布局,着力提升防洪标准,构建由水库、河道及堤防、分蓄滞洪区组成的全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交通方面,在山区打造“两横三纵”生命通道骨干路网,推动京昆高速北延(阎村镇-河北镇)与108国道三期连接;市政设施方面,改造良乡镇中心区集中供水厂,分期实施平原区、浅山区村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完善城市和农村地区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提升重点地区电力系统防洪防涝能力。加快提升山区通信基础设施防灾避险能力。
房山区还将全面梳理掌控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避险搬迁,加强应急避险场所建设;推进“平急两用”设施建设,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和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对蓄滞洪区、山区、低洼易涝等地区,就近规划建设撤离线路和避难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