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枣庄出台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
为新兴产业,立一部法
□记者 刘一颖 孟令洋 报道
本报枣庄8月8日讯 为一城主业,立一部法。枣庄市人大常委会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相关情况。据了解,该条例是枣庄产业促进类立法的首次探索和实践,也是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将于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锂电产业,是枣庄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探寻出的一条生路。早在2013年,当地锂电产业曾有过一段辉煌,但因政策红利消减和企业经营不善,出现了一些波折。如今,枣庄锂电产业大项目相继落地,全产业链高速发展,今年以来锂电产业链企业发展到117家,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8.4%。“但仍存在产业链条关联度低、高水平专业人才紧缺等问题,亟须具有刚性的法规为锂电产业行稳致远保驾护航,助推城市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枣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恒说,在条例起草阶段,没有直接上位法作为依据,他们通过研究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参考外省有关管理经验,并结合当地已有规划政策进行制度设计。
条例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针对性、规范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对规划发展、科研创新和服务保障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产业链是筋骨,上下协调方能健康发展。条例明确建立健全链长、链主、联盟融合联动工作机制。鼓励市内锂电企业加强供需合作,降低运输成本,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着眼于产业链联动升级,条例找准了产业发展的命门。”省人大代表、山东精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柯西文说。
城市对人才“磁吸效应”弱,如何破解?条例对建立健全飞地研发新模式、在本地高等院校设置锂电相关专业、申请锂电特色专业职称评审等内容,作出了专门规定。8月4日,枣庄市人社部门发布通知,经批准,在工程技术系列初、中、高级职称评委会增设锂电技术专业方向。枣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万丽萍认为,这标志着锂电人才有了统一的专业衡量标准,上升渠道更明晰。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公平竞争。“制定产业促进类法规,严守市场公平竞争是准绳,也是合法性审查的重点。”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办公厅一级巡视员石晓说,在指导枣庄市人大常委会制定条例过程中,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坚持统筹协调、提前介入、跟踪审查、严格把关,以打造更为优化的营商环境为重点,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这是一部地方特色鲜明的创制性法规,对地方通过立法促进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明哲如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