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聚焦 > 焦点日报:警惕“黑科技”成为诈骗帮凶
焦点日报:警惕“黑科技”成为诈骗帮凶

时间:2023-05-20 15:04:07    来源:云南网


(资料图片)

网上有句调侃“当下最积极学习的除了学生,就是骗子了”,随着骗术的不断“升级”和科技手段的介入,越来越多的骗局让人防不胜防。记者从长春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了解到,近期,全国多地相继出现了一种新的骗局,诈骗成功率接近100%:AI换脸。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现代科技技术应用愈发频繁、迭代升级速度愈发加快的当下,有的技术应用已然成为犯罪分子的“黑科技”帮凶,对此现象无论是广大民众、还是相关职能部门机构,都当提高警惕并逐步强化应对能力。比如报道中提到的,受害人之所以相信向他提出转账资金要求的,就是他的领导而不是骗子,主要在于骗子不仅主动和他进行视频,而且让他看到视频中的面孔、当然是经过“AI换脸”处理之后的就是“领导”本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AI换脸”“AI变声”等诈骗,让人防不胜防;有针对性提高民众的防骗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在眉睫。

无论多么高明的诈骗,或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起码条件,那就是要在受害人心里建立起相当的信任基础。“AI换脸”成为“领导相貌”诈骗之所以得逞,关键不在于AI技术多么的好或多么的坏,而是由于受害人对自己领导的充分信任,以至于视频中看到的是“领导”本人在说话、就毫不犹豫向指定账户转款。在数字化时代提高防骗技能素养,既要真正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即在先进技术的处理下,自己的“眼见”不一定为实;又要恪守基本的社会信用运行准则,比如涉及较大金额的款项往来,不能单凭一个“声音很熟的电话”、一段“看上去好像没错的视频”,而要实打实地确认到对方真实身份、查询到相关账户的权属关系之后,方可付诸于实施。

在此同时,互联网运用平台、尤其是提供微信聊天等方面社交服务的运营责任方,理当从维护用户合法权益角度出发、未雨绸缪多准备好“栅栏”。比如在落实用户后台实名制注册上,既要看用户自行提供的身份信息证明材料、应用系统自动审核把关;又要和公安公民身份信息数据库进行核对,防止不法分子盗用他人身份证、甚至拿虚假的个人身份证明骗取网络平台身份“马甲”。再比如,强化对涉及到钱财、转账、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的适时监管,对在视频聊天过程中频繁更换头像、甚至采取AI技术“套换”他人相貌,以及在聊天中牵涉敏感内容的社交用户,针对性发出及时提醒,并在维护用户权益、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积极主动配合相关职能部门。

用“AI变声”打电话、“AI换脸”视频聊天等方式骗取信任实施诈骗,最终都会让受害人将相当数目的款项汇至指定的银行账户,所以要对“AI换脸”诈骗行为进行最有效的打财断血,就要在银行账户监管环节做到“打蛇打七寸”。一方面是持续强化银行开设账户环节的实名制监管,做到每一个账户上的每一笔款项往来,都能找到确切无误、且对该账户承担法律责任的账户拥有者。另一方面是对账户从收款到取现、转汇流程上预留缓冲设置,一旦接到报警则迅疾按下取现或转汇“暂停键”,让“AI换脸”诈骗行为“鸡飞蛋打”牟财企图竹篮打水一场空,让涉嫌犯罪者“人财两空”接受惩处付出沉重法律成本,遏制“AI换脸”恣意妄为之势。(渝西锋光)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